手机版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颜色:

山水画境中的人文关照-著名画家张佩作品赏析

2017-10-25 15:27:23

来源: 千艺网 作者: 木木

张佩(Zhang Pei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字希夷,号三山庵主,1953年生于山东枣庄,现居北京,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(现中国美院)山水画研究生班,2005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山水画高级创作研究班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;山东画院高级画师;中国水墨机构副主席兼创作部主任;文化部中国水墨研究院副院长;北京大兴区美术家协会高级顾问

山水画境中的人文关照

文/傅京生

山水烟云,观之有,是合气、韵、势、态的物象存在;睹之无,乃大象无形,是超视觉的生命精神存在,是气韵生机的潜在状态。观中国山水画,可以感观,可以心观,可以画观,因为笔墨中有人的投射,有人关照自然的种种心迹。孔子有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”之论,老子有“上善若水”之说,禅修者有“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看山还是山”的参悟,如此等等皆涉及人与自然的命题,皆有观看过程的种种体证。观张佩的画也是如此,如是做“畅神”之游,可悟人天自然之道。

进入张佩的山水画作品,有人物“在场”者,也有人物“缺席”者。人物在场的山水,通常安排有明确的主题,或者可推知的故事情节,如仙居,如雅集,渔隐等等。如作品《疏林茅亭外》,虽以山水树石成画,但画眼却在钓翁,山川树石依房前河流的情节,雨后清澈孤凉的意境也因画中的老翁而营造了出来。在隐翁垂钓修道的描述中,已经给定了人物在山水画中的主导地位,山水因人物叙事而铺陈开来。

另一幅《柳深松居图》,茅屋中一人独饮,屋前树影婆娑,以集大成的笔法,将树石作了人格化的表现,仿佛人与树影对饮,在以意求取山川结构温婉的旨趣下,山、人、树构成了一种稳定的空间画面结构,勾勒出山间志趣。循着这条线索的走向,张佩的山水画叙事结构逐渐稳定下来。在这个结构中,只要有人物在场,无论独钓老翁,还是柳下的过客,皆是寓有主题的山水结构。

在人物缺席的山水画中,仍然体现出吐胸中块垒、明心见性的个性趋势。作品《山岚气清》用一河一岸近山的结构,河水寂寥,此岸孤寂,尽是画家心境的投射,画中栓在岸上的孤舟,乃是“人际未远”的暗示。潜融着的图式之象带你身游悠古,心醉山水。古意让人记不清其图式的存在;在当代共时性的文化视野中,东山魁夷对四季风景长久凝视所流露出的对自然生命的爱恋情节,使我们感动,难以忘记他的风景图式所呈现的视觉秩序之美,他面朝山林却归于人文关怀。约而言之,张佩的山水画虽未显人物,但是其人文主旨丝毫没有减弱。人物的缺席强化或改变了山水画的本体诉求,更接近山水画初轫时的原点。现出“山水无人人在兹”的最终意境。

如果山水画的原生因子仅被当作构成元素用纯视觉造型去解读,那么山水画则会因为失去了文脉而变成了风景画,而张佩的画则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山水画的人文视角。“登山则情满于山”,张佩对山水的引申让山水与人情亲近,笔下的山水有了人文的归属。无论是点景抑或远山,探微知著,在笔墨选择、风格呈现甚至情绪转换中都显示出山水画的人文文脉。


  • 扫描上面二维码 加小编微信
  • “中华国粹在线”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
返回栏目首页
标签: [责任编辑:admin]
发标评论
称呼:
验证码:
内容:
用户评价
暂时还没有任何评论

热门推荐

推荐作品

精彩图片

最新文章

推荐艺术家

48小时热文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