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国粹在线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首页 -> 资讯
热门展示
  • 陆天宁:圣地..

    作者:admin

    时间:2019-09-03

    查看详细>

  • 陆天宁:春消..

    作者:admin

    时间:2019-09-03

    查看详细>

  • 陆天宁:春讯6..

    作者:admin

    时间:2019-09-03

    查看详细>

  • 陆天宁:阿尔..

    作者:admin

    时间:2019-09-03

    查看详细>

倾听心灵——访青年画家陆天宁
时间:2019-09-04 | 点击:529次

倾听心灵——访青年画家陆天宁


   陆天宁的画是在第一眼就打动你的。


   打动人的是情。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所孕育出的情感也一如她的身躯:美丽、冷峻,叫人甘愿抛开尘雾般的迷茫俯首于她的脚下。有人畏惧西藏恶劣的自然环境,畏惧那青紫色的高原,是因为他看不到那里蓝得令人心醉的天空、白得让人无语的雪峰,他也看不到喇嘛身上、藏民心里那凝重的红,以及人们心中斑斓的彩虹。情感于艺术,如同精魄于人,难以想象丢失了情感的艺术如何再被称作艺术。艺术家的灵魂被感动了,他的作品就注入了生命。1987年当陆天宁独自踏上西藏这片守候在他心灵的土地,西藏的一切从此成为他生命的部分。他用画笔抒写自己生命的历程,那是温热的激流冲撞心房后留下的刻骨铭心。每次西藏之旅都是对这种热烈而深刻的感觉的寻求。他在日记中写道:


   到拉萨,又见群山簇拥下的布达拉宫在碧蓝的天空下闪闪发光,我的热泪涌出眼眶。拉萨,我心中的圣地,你永远让人崇拜和感激,你在我的视觉里像一根擎天术,支撑着人们的心灵。傍晚,我看到药王山与布达拉宫变成剪影时,一片神秘笼罩在我的全身。佛地的晚风在抚摸我的皮肤。一群喇嘛从身边擦过。我闭起眼睛看见了一片辉煌的佛地。我去药王山下,刻满经文的玛尼石前,我被神灵注视着。我顶礼,膜拜,一切杂念远去了,我的心灵在祈祷中净化。留在心灵的是圣洁的向往。


   陆天宁说:“在写生和创作中,我非常珍惜使我激动的最初感受,在追求真实与准确之中,我从不放弃让我激动的那瞬间,这个原始的冲动能把我带到诚恳、自信的状态。笔底的线条和色彩都是先感动了自己,然后自然流淌出来的。有时面对壮美的大自然,心情激动,是最无法控制的时候。自己的笔尽情地和自然对话,唱歌、跳舞、画画,一举一动都是真实的艺术。”有爱和情,创作的灵感就不会枯竭。


   情感也迸发自磨砺。对西藏的热爱和自己的勤勉,给陆天宁带来了丰富的精神财富。他从布达拉山画到大昭寺、哲蚌寺、色拉寺,远郊的甘丹寺……在拉萨的每个傍晚都要去大昭寺的八角街,转上一圈又一圈。藏北、山南、珠穆朗玛下的大本营……陆天宁在西藏拍摄了上万幅照片画了大量速写。高原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宏博壮美,置身其中更是一种人生的体验,是理想化的男子汉之性格力量的体现。在生命禁区因严重缺氧他曾经爬着前行;也曾在采风途中翻车;也曾遇上风雪,饥寒交迫。他为自己创造的浪漫壮游和冒险自豪。“面对珠峰、面对布达拉、面对岗仁布钦,面对纳木错……我怀着与藏族同胞共同的虔诚来祈祷,我忘掉了俗世的烦恼和痛苦,走进一个纯粹的精神境界。”


   艺术贵真。动人的作品是艺术家将心打开而涌出来的悲欢爱恨。感觉和表达的自由是孕育这种真的必要条件,所以,情感的真切往往在最纯净的地方显现出来。艺术家保有童稚的真性情是难得的。


   一切东西在西藏都会褪色,高原的日光能够摧毁所有附着在心上的尘土和油腻,不管它有多么沉重。最终留下的是经幡上纯净明丽的五色。这便是纯真,一种即使心脏掉在地上也丝毫不必担心弄脏的真。


   陆天宁认为距离并不能隔断自己与西藏的情感,心里时时听到寺庙里的诵经声。他的创作都来源于在西藏的大量写生。在西藏多年,他天天画速写,在那里留下的每一根线条都被陆天宁当作生命的构成部分,这是他的信仰和精神的独立语言。他的画线条非常随意,那种对景物、人物的变形处理,与纯朴的藏民,与石块、喇嘛、建筑都是很契合的表现方式,颇能传神。他习惯把线条表现得粗、厚、黑,再用整块的原色来填补墨块和线条的组合,利用宣纸的特性将色与墨很好地交融。那色彩的活泼与形象的真率对欣赏者形成一种有力的唤起,很好地表现了西藏在陆天宁心里的印象。创作中,陆天宁是个相信感觉的人,在身心的原动力中可以随时添加新的力量,改变许多细节。在他看来,对西藏的感受只有用最纯、最饱和的色彩才能表达:天一片碧蓝,云一片洁白、僧人一片红色、阳光一片金黄。他笔下西藏的色彩简化到不用调和,只有蓝、白、红、黄。这便是日光城里强烈的阳光荡涤出的执著。他很善于用黄色协调画面,黄色有如生命之光,透过所有色彩拨响最高音。看到画面上深巷中若隐若现又绝对首先触及到你眼睛的日光,几乎能感受到那光亮的温度与气味。


   无论现代派艺术的发展多么蓬勃和富于创新,艺术终归都不该抛弃对于美的追求。


   陆天宁的画是美的,这是几乎所有人共同的评价。


   喇嘛的长袍、崎岖的山路透出一种稚拙的美丽。色彩的涂染能触动人心,也是因为它叫人感到美。或许是因为城市中越来越大范围地使用黑、白、灰色,突然间大块的毫不吝啬的纯色闪着光舞动于眼前,那种欢喜是不言而喻的。西藏的色彩生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,那么光鲜那么自然,人们对于色彩的爱是自豪的、自然的,在那样宁静的高原上,心灵有了它们不会孤寂;巨大城市里的人们已然忘却了这样美丽的色彩,也没有西藏的静谧和佛教徒的虔诚来充分找寻心的色彩和声音。慢慢地,习惯和麻木带来的浮躁,也叫我们忘记了美丽。陆天宁的画是在用西藏纯真的美丽敲响我们的心灵。所以,如前所言,他的画能在第一眼打动你。


   水墨画是陆天宁另一种表达美的方式。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。陆天宁生于江苏,他的水墨画全然是江南的烟雨、潺缓的流水浸润而成。那是种清秀的美。他的水墨画以构图、线条见长。


   线条是陆天宁水墨画的点睛之处。即使是表现萧瑟的水岸、零落的枝叶,也没有颓败的感觉,映入眼里的是淡淡的惆怅;蒙蒙雨雾中的邈远使画面轻灵却不单薄。黄山的绝壁、峭石、绝壁上伸展的幼松、以及天幕中的云层和偶露的天光,各用不同层次的线加以传达,秀美中不失力量和阔大。森林雪景中浓墨描画的树,枝干清晰、干净,与白雪相互映衬,依然是清秀。

   柔往往是优美的特点,中国文化注重和谐的必然结果就是对柔的推崇。所以,中国艺术极其注重“韵”,韵更多强调的就是柔的一面。水墨这先人流传下来的工具,其最重要的使命大概就是要去表现美、表现心境。也只有水墨才能写出那般流韵和那般清淡。陆天宁的水墨画很能体现他对于和谐、顺畅的审美追求。如果说关于西藏的画来自于一种冲激下的感动,那么,水墨画是源自然淌出来的柔美心绪。


   陆天宁认为:“艺术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感情事业,它只有在纯洁、无私的心灵里诞生,只有在自己情感深处的土壤里萌发。”他试图用画来阐释情感和心灵:“我的绘画是我人生经历中一个片断的倾泻,不是消遣、不是欢娱,而是我强烈的心声,一笔一划都是灵魂深处的折射。”


(作者  周燕 为北京师范大学古汉语博士)


分享到: